海宁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推进“综治进民企”工作的部署要求,把它作为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点工程来抓。目前,该市935家规模民营企业中,已有898家按照要求落实到位,工作推进面达到96%。 为确保“综治进民企”工作落到实处,海宁市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马维江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综治办),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和检查指导。该市明确“综治进民企”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由镇、街道负责,各镇(街道、管委会)建立了党政一把手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同时市级机关各职能部门和有关单位根据各自职责要求成立了专门工作小组。明确了责任主体,“综治进民企”工作开展得有条不紊。 海宁市综治委分析、研究后认为,“综治进民企”工作的核心是推行企业法定代表人综治工作负责制。据此,该市各镇(街道、管委会)与所辖企业签订了综治责任书,指导企业建立综治工作室(站)并开展工作。各镇(街道、管委会)工作人员普遍进行了分片包干,纷纷下到企业,研究探讨企业加强综治工作的方法和措施。 在调研的基础上,海宁市综治办会同有关部门在宝峰热电、天通电子、海橡集团和锦达新材料4个企业试点,把形势分析、治安防范、矛盾化解、安全检查、法制教育、劳动权益保障、检查考评等7项制度作为企业综治工作的基本制度,相应地在企业综治室(站)的墙上挂上统一的综治组织网络、综治工作制度、企业综治工作流程3块牌子,并要求企业建立综治工作台账,将治安防范、矛盾化解、安全检查、职工权益保障等列为重点。职工数超过300人的民营规模以上企业,还要建立调解委员会,设立调解庭。 经过宣传发动、现场观摩、对口包干、检查验收,该市“综治进民企”工作初步推进到位。在此基础上,该市对企业综治工作室的内部运作及企业与周边建立联动工作机制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明确。村、企建立每月的综治工作例会制度,镇(街道、管委会)要定期向村、企业通报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方面的信息,有条件的企业为周边的村开展综治工作提供资金等支持,村则要主动净化企业周边环境,加强工作交流。 据了解,企业普遍反映,“综治进民企”使企业综治工作落到了实处,现在企业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安全生产管理的力度明显加强,企业及周边的治安环境有了改善,职工间的矛盾纠纷也明显减少了。 |